富有创意地实践,捕捉精彩的瞬间

  • 2006年03月17日 17:15
  • 点击:[]

在休闲的时候,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看电影、看电视。为什么影视节目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,能如此广泛地受到大家的青睐呢?这是因为,影视节目源于生活,高于生活。同理,一篇能被众多读者认可的经验型或总结性文章,一般来说,也应源于实践,高于实践。也就是说,文章主要不是写出来的,而是做出来的:三分写,七分做。因此,我们富有创意地用心去做了,就有鲜活生动的内容去写了,这样的文章也就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。由此,引出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话题:

一、 富有创意地实践

我们不妨把“实践”的概念缩小定格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来。如果我们每堂课都能灵活机智地用心去上,那就不乏创意之举,课堂上就会擦亮因思维碰撞而产生的亮丽火花。

1

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练习4:学用字词句(有关拟声词的练习)

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意会拟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,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:比较“小鸡一边叫,一边在找虫子”与“小鸡一边叽叽叽地叫,一边在找虫子”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?你喜欢哪一句?能说说原因吗?对于第一个问题,答案显而易见,小朋友们毫无异议;但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是,对于后面的问题,小朋友的意见产生了分歧。他们有的说:“我喜欢第二句,因为假如没有叽叽叽,就不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;加上叽叽叽,我们好像听到了小鸡高兴的叫声。”有的说:“我也喜欢第二句,因为加上叽叽叽,小鸡就显得更可爱了。”正当老师听得连连点头、眉开眼笑时,有一个学生却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说:“不,我喜欢第一句,因为我觉得第二句中小鸡那样叽叽叽地叫,会把虫子吓跑的。”真是节外生枝,给老师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!幸亏有学生马上反驳,有的说:“我不同意你的看法。第一句虽然没有叽叽叽,但也说到了“叫”,叫总是有声音的,不然就成哑巴了。”有的说:“对呀!再说虫子又没长耳朵,怎么会被叽叽叽的叫声吓跑呢?”

在这个教学片段中,天真的孩子为小鸡“叽叽叽”的叫声会不会把虫子吓跑的问题产生了争论,更有意思的是,有一个学生说虫子没长耳朵。事实上,虫子长没长耳朵?这个问题老师一时间也未必能够解答,尽管它与本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毫不相干,但既然学生已经引出这个话题,假如教师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,很有可能使一个动态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白白流失,同时也打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。假如我们能对学生富有情趣的议题稍加引导,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课后探究,不正是对“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利用”吗?

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: 在学生各抒己见后,先表扬他们能有根有据地说出理由支撑自己的观点,这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。另外,通过大家的争论产生了一个很有意思、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:刚才有个小朋友说“虫子又没长耳朵”,虫子到底长没长耳朵呢?感兴趣的小朋友可在课后查阅资料或请教家长,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,然后再根据预设教案按照既定程序将教学进行下去。没想到,对课堂上动态生成的问题感兴趣的孩子挺多,第二天的活动课上,孩子们的答案精彩纷呈,首先,他们得出一致的结论:虫子大多是有耳朵的,只是它们的耳朵不像我们人类一样具有外部耳廓并长在突出的部位,所以不容易被我们发现。然后有的说蚊子的触角就是耳朵;有的说,蝗虫的耳朵长在肚子上;还有的说蟋蟀的耳朵在前面的两条小腿上……这些自然知识连我这个做老师的以前也闻所未闻,师生都沉浸在汲取新知的喜悦之中。

2

苏教版三年级(上)《蒲公英》一课

在学生已经知道故事的结果: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干死,落在湖泊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淹死,只有落在泥土里的蒲公英种子茁壮成长起来;并且已经水到渠成地明白了文章的寓意:我们不要被生活中的某些假象所迷惑,要听从长辈的劝告,要学会脚踏实地地生活。之后,老师引导学生想象:第二年的春天,等到蒲公英的花瓣落了,降落伞一样的种子又在空中随风飘荡。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种子,你会飘向哪里?为什么呢?这时,大部分小朋友都选择到森林、草地、田野等地方的泥土中去安家,可偏偏有一位学生要落在湖泊里,因为他学了前面的课文《西湖》后,非常向往迷人的西湖,希望自己能被湖里的浪头冲到岸边,在白堤或者苏堤上美美地安家。在他的带动和启发下,另有一位学生偏偏要到沙漠中去,因为他觉得去沙漠也许会正好落在一只骆驼身上,骆驼经过绿洲时,他就可以安家。这样的回答显然跟我们预设的课文寓意相悖,遇到这种情况,大多数老师肯定会赶紧行使调控大权:“刚才这两位同学想象力非常丰富,但是,你们都把自己的运气设想得太好了。假如稍有闪失,你们不就吃大亏了吗?所以,还是听从太阳公公的话,做一颗安分守己、安居乐业的种子比较好。”

看来,当学生的“胡思乱想”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,甚至背道而驰时,老师必要的“控制”好像在所难免。

而我在教学时没有急于定论,而是耐心地询问学生:“你为什么不选择泥土,像其他蒲公英种子一样过安逸的生活,而偏偏要选择湖泊与沙漠去冒险呢?”一个学生说,冒险本身也是一种乐趣,而且这样能为蒲公英家族开辟新的生存环境。而另一个学生则说,选择泥土的种子也不一定都能茁壮成长,假如它落到田野里的话,可能会成为《小稻秧脱险记》里跟庄稼抢营养的杂草,遇到喷雾器大夫的话就一命呜呼了。没有开放的老师就没有开放的课堂,所有这一切,都挑战着老师的智慧,要求老师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,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综合信息的把握,即时做出正确的判断,采取得当的措施。这时我再因势利导地及时进行提升性的总结:“选择沙漠和湖泊的种子,也许你们能为子孙后代造福,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,但是,你们自己会面临许多的困难与危险;选择泥土的种子,大多数都能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,但有时安全的地方也不一定没有一点儿危险。机遇与挑战同在,生存与灭亡共存。愿我们每一颗蒲公英种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长环境,使大地因为有了你们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、丰富多彩!”这样的话,课文的寓意将会从唯一走向多元,由封闭走向开放。

刚才,我们举了两个例子,讲述了两个颇具创造力的课堂教学精彩片段。在实践中我们用心去做了,或者哪怕是用心地听别人这么去做了,就具备了写文章的第一素材,只要先把实践好好梳理一下,再把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,那么,写一篇有血有肉,有声有色的文章也就不那么难了。下面,开始讲我的第二个话题:

二、 捕捉精彩的瞬间

1、精心梳理精彩瞬间

比如以上例1,把它记录整理下来,发现课后延伸的这个活动其实是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;另外,当前课程改革呼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,而这个环节正是一个灵活开放、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范例。

再比如例2,也把它记录整理下来,会发现学生后来拓展的寓意正是对传统寓意的挑战,也是生成对预设,开放对控制的有力挑战。这个教学片段对我们如何实现生成与预设,开放与控制的和谐共存很有启发意义。

而以上梳理出来的这两个议题,正好切中了当前课改的要害,比较容易受到广大读者和编者的关注。

2、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

如果说上面的做法可以是自己的,也可以是借鉴别人的,所以还不是特别难的话,那么,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,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了。要做好这一步,平时必须多学习,多思考。

比如例1,我想,为了顺应当前的课改潮流,很多老师特意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体现开发课程资源的环节,就在这个有关拟声词的练习中,大多数老师都会不满足于书上的那几个练习,备课时就准备让学生说说除了书上说到的动物的叫声,还通过课外经验的积累知道哪些动物的叫声?可是,当课堂教学偏离预设的模式“上演”,始料未及地出现“插曲”时,老师往往顾不得欣赏“插曲”,而是心急火燎地想着恢复“主旋律”。结果往往是:急于完成预设目标,却忽略了隐性资源的开发生成。于是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,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:我们不能一提课程资源就以为是根据课文内容收集处理信息,就以为是“课文拓展延伸”。课程资源的含义是宽泛的,我们应该在头脑中对“课程资源”构成一个科学的认识:课程资源是一切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。课程资源有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之分。“隐性资源”泛指师生背景知识体系;学生富有个性的多元的表达;还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等。因此,我认为,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仅限于预先设计,还要追求动态生成。我们教师应在围绕学生发展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,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学生富有个性的表达,保持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,让自己融入课堂,与学生一道,共同“生成”课程,使教师和学生不再外在于课程,而能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。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“解放”,这种“解放”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。

鉴于当前课堂教学在实践“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”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时候,存在着这样的现状:不从教师、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,刻意为自己的课堂贴上新课程标签,裹上新课程理念的形式华衣,而忽略了其真正的精髓要义,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,于是,我起草了一篇文章,题为《浮华背后的隐性流失》,副标题是《关于“积极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”的教学实践与分析思考》,以上例1就成了这篇文章的第三部分,小标题为——隐性流失:急于完成预设目标,却忽略了隐性资源的开发生成;分析思考: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当追求动态生成。后来这篇文章在04年的江苏省“教海探航”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。

再如例2,虽然从总体上来看,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,是围绕“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”这一策略思想展开的。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我们理想中的课堂,应该是学生“情感尽情挥洒,心灵自由放飞”的天堂!但理想终究是理想,我们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执教公开课时,为了高效地上好课,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,精心进行教学设计,形成有章可循的教学蓝本——教案。但是,课堂上的教学操作往往不根据“教案剧”照本上演,当学生的“胡思乱想”与预设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,甚至背道而驰时,老师必要的“控制”好像在所难免。之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会成为铁定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探索、创造的框子,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研究一番我们的教学对象——学生。学生是一个个富有个性、具有独特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活生生的力量,带着自己的知识、经验、思考、灵感、兴致参与课堂活动,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、多变性和复杂性。假如我们的教学不仅仅定位在某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上,而能定位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,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与始料未及的经验,那么,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,使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的活泼场面,理想成为现实也就不那么难了。应当说,只要我们坚持“为学生发展而教”,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,应学生而动、应情境而变,就很容易处理好预设与控制的关系,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,我们的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、充满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快意。鉴于实际课堂教学中,类似这样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的现象还有很多,我起草了一篇题为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》的文章,以上例2就成了文章的第一部分,小标题是——理想:呼唤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;现实:有预设就难免有控制;桥梁:以生为本可以促成开放与控制和谐共存。后来这篇文章在05年的“教海探航”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,并很快被刊登在了《江苏教育》第11B版的论坛一栏,还成为印于封面的被重点推荐的文章,不过在编辑发表时有删节。

以上只是我在课堂教学与撰写论文时的点滴感悟,不怕献丑在这里讲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,希望能带给大家一点启发与思考,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。谢谢大家!


上一条:首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第二次活动剪影
下一条: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集中培训课程计划表

关闭